人称神童
刘基,字伯温,世称“刘诚意”,青田县南田乡(浙江文成)人。明朝开国元勋,博览经史,精通象纬之学。
刘基天资聪慧,12岁中秀才;14岁入郡庠(即府学),习春秋经;17岁,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,博览群书,精通天文地理、兵法数学等。
入仕辞官
元统元年(1333年),23岁的刘基赴元京大都(北京)参加会试,中进士,但元末兵荒马乱,未仕赋闲三年。
至元二年(1336年),授江西高安县丞(正八品),协助县令从政。
高安县豪绅地主勾结贪腐,骗财害命,夺人妻女,刘基暗访证据,严惩恶霸,为民除害,但也遭到豪绅嫉恨。
辞官后,刘基回青田,至正三年,元廷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,兼任行省考试官。
后因检举监察御史职,受到朝臣责难,上书辞职,任期一年。
隐居不出
至正六年(1346年),刘基与好友欧阳苏同来丹徒,隐居蛟溪书屋。
元至正八年(1348年),刘基入杭州,生子刘琏,结识众多名人。
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刘基携家眷回到故乡。
朝廷公文委任他江浙省元帅府都事,平定浙东方国珍等盗贼。
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招安方国珍,刘基认为其不杀无以为戒,但方国珍贿赂官府,招安被授官职,刘基怒而辞官。
七月,徐寿辉攻陷杭州。
开国大明
至正二十年(1360年),应天(南京)朱元璋请任他为谋臣,刘基提出集中兵力、逐一击破计策,先后诛灭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势力。
刘基建议朱元璋脱离“小明王”韩林儿,另以“大明”为国号,招揽民心。
当时,陈友谅攻陷太平(安徽当涂),意欲东向,气焰嚣张。
朱元璋帐下诸将,有的劝降,有的劝逃,刘基却沉默不言。
朱元璋召入内室,与之决策,刘基以为降逃皆斩,以安军心,提出诱骄兵之敌入伏,一举歼灭的决策。
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,筹划八年,灭元方略,并得以实现。
吴元年(1367年),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,荧惑守心,主兵灾祸乱,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。
天气大旱,刘基请求平反久积冤案,大雨立降。
朱元璋以梦不祥之兆要处决囚犯,刘基劝止,三日之后,海宁归降,朱元璋答应刘基,释放全部囚犯。
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8),朱元璋即皇帝位,定都应天(南京),国号大明,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。
三度返乡
朱元璋即位,刘基上奏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,以定处州税粮,青田县除外。
太祖巡汴梁,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同守京城。
刘基认为宋、元两朝皆因宽纵失国,所以下令御史检举弹劾,凡有过错,依法惩治,朝野畏惧。
中书省都事李彬贪利纵罪,但李善长宠信李彬,求放过,刘基不听,报与太祖,祈雨而杀李彬。
二人由此开始不和。
太祖返京,李善长检举刘基,说他有不敬之举,朝臣也诬陷刘基。
正逢天旱,刘基上奏以尸骸露于野、降军调阴阳应对,十天过后仍不下雨,太祖发怒。
刘基之妻亡故,所以请求还乡。
太祖造中都,欲灭王保保。
刘基临走上奏“凤阳不宜建都,扩廓不可轻视”。
定西之役失利,扩廓逃往沙漠,久为边患。同年冬,太祖下诏召刘基赴京,赏赐甚厚,追赠其祖父、父亲为永嘉郡公,加爵而不受。
御药不医
太祖因过责罚丞相李善长,刘基劝止,太祖想改换刘基为丞相,刘基委婉拒绝。
后来,李善长辞官归居,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,杨宪与刘基交好,但刘基以有才无量表示反对。
太祖又问汪广洋、胡惟庸如何,都被刘基否决,后来,这三人也都因过获罪。
洪武三年(1370年),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,十一月,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、资善大夫、上护军,封诚意伯。
次年,赐刘基还乡。
洪武八年(1375年)正月下旬,刘基感染风寒,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去探望,他照御医药方抓药煎服,腹痛难忍。
二月,刘基抱病觐见,婉转诉说胡惟庸医药之事,朱元璋听罢,只说安心养病。
三月,刘基身不能动,刘琏与来使自京返乡。
回家后闭门谢客,少饮食。
几天后,刘基找来刘链、刘璟二子交代后事。
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,享年六十五岁。
传言刘伯温斩苦海九幽龙,与姚广孝筑八臂哪吒城,绰号“小诸葛”,一代天才就此殒逝。
『文章属于:鸿易馆运势算网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!』